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白血病的前哨
骨頭的病變,目前已知有骨肉瘤相關的病變 別也有著一套完整的治療方式。 不過可別以為骨頭的病變就是骨肉瘤 有一種病症名為 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 更是讓人聞之色變 除了可能造成頭暈、食欲降低之外 更是可能會發生感染、發燒、出血等現象。 誘發的因...

骨頭的病變,目前已知有骨肉瘤相關的病變
別也有著一套完整的治療方式。
不過可別以為骨頭的病變就是骨肉瘤
有一種病症名為
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

更是讓人聞之色變
除了可能造成頭暈、食欲降低之外
更是可能會發生感染、發燒、出血等現象。

可為原發性或是繼發性,如病人經放射線性照射:
毒素接觸或化學治療,有相當高比例的機會會得此種病。

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為種骨髓病變
具有有不正常之血液細胞的分化與成熟,亦可稱之為 前白血病
臨床上會造成各種程度的血液功能不足,並且可能會演變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
有些人甚至可能會因自體免疫的問題,導致產生再生性不良性貧血的發生

典型的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患者是老人家(65歲以上),有原因不明之貧血、白血球下降、血小板下降
有上述狀況時,必須再進行骨髓檢查,觀察血球分佈型態,並加上核紅血球的檢驗分析,便可確診。
所以當發現白血球的型態開始轉變的不同的時候
就要特別小心是否是癌症的發生。

治療之首要目標是延長病人之生命並改善其生活品質及減少併發症。大別而言,治療之方式分為三大類:
1. 稍微積極之治療方式
對於貧血,會進行輸注紅血球,使血紅素能維持在至少8-9g/dL,利用紅血球生長激素來修復。目前有長效型之劑型(darbepoietin),只要一週施打一次即可,十分方便
2. 強度之積極治療方式
男性荷爾蒙danazole,約有20%反應率,可提高血紅素及血小板,但須注意肝臟毒性,另有人會使用類因醇,但因本身之副作用及免疫抑制之可能性,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
3. 補助之治療方式
包括一般劑量之化療,這顯然不適用年老之病人,因為無效且副作用極大,但對於高危險之年輕人是可以選擇的方式之一。

以目前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來說,目前最有效治療方式就是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
病人有機會完全治癒。
只是病人負擔還是一個極大的問題
各項功能與共病與否以及有無合適捐贈者等問題;
再者,移植後也可能要處理排斥反應或相關併發症問題。
藉由積極的治療,都有希望避免急性白血病的發生,進而延長生命。
雖然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治療許多疾病,包括癌症及非癌症疾病。
但傳統移植方法, 一直使用超高致死劑量之藥物或全身照射治療,
以便一舉把所有癌細胞殺死,再輸注異體造血幹細胞,
重建病人之骨髓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,
但因使用超高致死劑量,亦伴隨很大之併發症及死亡率,
尤其是年齡大的病人及同時罹患其他疾病之病人,不適合使用傳統高劑量
整體而言,白血病經由化學藥物治療後,再經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,

惡性淋巴瘤經由化學藥物治療及後續可能給予的放射線治療後,

參考資料來源:
1. http://www.tccf.org.tw/old/blood/blood_25.htm
2. http://www.laonanren.com/news/2016-03/110707.htm
3. https://goo.gl/images/W0bcYl
4. http://www.kfsyscc.org/cancer/blood-cancer/therapy/med/